有这么一部电视剧,男主角是一个中学生,由于不懂学生之中的潜规则或者其他什么,仗义执言,成了同学中欺负的对象,于是乎,在惨绝人寰的欺负中,男主角死了,是自杀还是他杀,记不清,反正是死了,挺冤的。男主角的爸爸是个中规中矩的良民,正派人,一直以为自己儿子品行不端喜欢与人争打,在一个郁闷的下午(抑或是晚上..),发现自己儿子死的冤,慢慢解开谜团,并迈上了替儿子报仇的路。父亲把欺负儿子的同学和老师杀得差不多了之后自己也死了,故事就此结束。 以上剧情是我凭6年前的映像回忆的,应该会有一些出入,一直想重温一遍,却怎么也记不起这部电视剧的名字了,正如您所想象的,这应该是一部日本电视剧。这是我看过的我认为最经典的一部日剧,我一直惦记着,却一直忘记了认真去找。终于前几天,我和mumu在百度知道上的提问有了回应,得知了这部片的名字——《人间•失格》。 ——————————观看前后的分割线—————————— 几天前在通过电驴下了几天未果之后,无奈换成迅雷,3个小时下载完。和mumu用了一个通宵看了一遍,我算是重温,mumu在看前看了许多剧透,也不算是新鲜吧。发现被欺负儿子的父亲并没有杀掉很多人,准确的说,他只杀了一个,也许我的潜意识中,是非常希望那位父亲把那些人渣全都杀光的吧。现在看来,也许大人杀害小孩的剧情对于大众特别是小孩来说是不被希望出现的,所以被剧组cut掉了,罪有应得的两位成年人到是死了,也算是大快人心。Kinki kids(堂本刚&堂本光一)原来还是童星,而且在小时候就搭档了,当年都不怎么认识,现在总算是知道他们能红并不是偶然了。 剧透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想当年我一个人在自己黑漆漆的小屋里静静的看完这个剧集的时候,好几次都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如今完全没有那时的感动了,仅仅是在小诚的追悼会上,他的儿时玩伴抑或是女朋友前来探望时忽然间的嚎啕大哭,让我小感动了一把。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对恶人死亡的盼望和期待以及对女班主任的痛骂中度过的。 这个电视剧是日本社会问题的大集合,没有出名的体育运动员的自卑生活,升学学校学生之间压抑的竞争,胡乱轻信他人的无能班主任,被同事嘲笑鄙视而心理扭曲产生变态行为和有暴力虐待倾向的副科(体育)老师,内心阴暗变面道貌岸然的摄影发烧友,因恋母情结衍生出恋师及同性恋和虐待、自虐的男校优等生,刻苦努力到极致却从来得不到第一的千年老二、因各方面令人生厌而自然天成的欺负对象、一朝翻身做主人之后歇斯底里的迫害他人的富家子弟,等等,不胜枚举… 剧名叫做《人间失格》,据说是指活在人间的但是已经没有资格活着的人,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如果我死的话》,其实男主角的死是一种绝望,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解脱,如果他继续活着,也许会活得更惨,正如其他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保守同僚欺辱并苟且偷生着的被欺负者们一样。 普通人物在可理解范围内的事件影响下产生了符合逻辑的心态并作出了相应的行为,并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后果,是此剧剧情的精妙之处。事情由自卑的父亲说起,自卑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始新生活,有个读书很有天分的儿子,却始终认为这只是一时的运气,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相应的,自己的儿子的良好品行和所得到的种种成绩在他看来是那么的一击即溃,那么的虚幻。一旦有人说自己的儿子做出了不好的事情或者察觉出一点表象,就会对其进行负面的揣测。话说这个儿子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仗义执言,乐于助人,对人充满善意,有时候对人生还满怀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名校A班,不上补习班没有家教的情况下成绩依然那么好,可谓前途光明的有为青年一名了。儿子从小城的普通学校而来,离开自己的好友满怀希望来到新的环境中,满以为自己一腔正气可以感染同学,复制自己在母校中的那份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快乐,可是事与愿违,新校尖子生的友情、班主任的关爱和某些偶然的机会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以及自己出头鸟般的发言一番,让自己成为了欺负的重点对象,外加自己的到来牵动了多人的利益,遂厄运连连,最终死于非命。这是剧集的前半部分,十分压抑,后半部分的爆发也许大快人心,不过他更多的只是满足观众的需求而已,也许也表达了剧组编剧人员希望表达的对人们知错而悔改的期望而已,只是我感觉仇报的不够彻底,编剧的愿望过于理想化了,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国恨家仇具体而详细的摆在了你的身上,你又怎么能容忍当初恶贯满盈的那位过上幸福快乐的小康生活呢?照我说,坏人应该杀光才对。 包括mumu和刚开始看此剧的我在内的很多人一直在问,为什么这么多的事情,男主角宁愿通过写信的方式晦涩的告诉自己远方的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女同学,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家长呢?为什么各种明显的冤情都没有人能够明察秋毫呢?起初我认为这个电视剧的种种不合乎情理之处,是为了建立一个对青少年不利环境的模型而已,所以要把这些事情做一个戏剧化的效果,或者就是要让冤情发生并愈演愈烈。可后来我想明白了,这都是观剧时自己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对,带入感不强造成的。剧中人物都是初中生,也就是14、5岁的年纪,试想一个这种年纪的小孩,最怕的是什么,最不信任的是谁?最怕的是把实情告诉家长,最不信任的是大人,小孩总喜欢对大人隐瞒实情,对不信任的是大人。也许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才会像家长求救,大部分现实中被欺负的孩子会因为这样逃过劫难,也许不能或被踩得更盛,这部剧只是告诉你最糟糕情况下的样子。我想起我中学时,学校里或周边洗钱现象连连,民风彪悍,几乎每个年级或班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同学被整的很惨,亦有同学放学后被同学关进小黑屋用棍棒打得头破血流而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的,这些事件猖獗的背后,是被欺负的孩子们的家长大部分都不知情。当然也有回家告家长之后消停一阵子再被踩得更狠的,但这个事件的后果只是让更多的人不敢将实情告诉大人。 我不想过多的讨论大人与小孩的关系的话题,因为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我只记得以前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或者习俗什么的,每个群聚的团体内,都会被推举出一位或多位衰者来,被众人以各种不同程度的方式来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欺负、侮辱,这个人会被孤立起来,所有与之交朋友、想要帮助他、不愿参与欺负他的人都有可能被孤立起来,甚至成为下一个欺负对象或者被欺负者排队名单中的一个,而不再被欺负的人基本不可能去同情正被欺负的人,甚至被欺负者本身也不大可能结成一个团体,他们甚至有翻身做主人成为下一轮欺负人首领的可能。这是个奇怪的轮回。我忽然想起了不知道在哪本书(貌似是鬼吹灯)里听说的一种饲养藏獒的办法,刚出生的小狗被关在一个阴暗狭窄的笼子里,食物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没有,生存下来的最终办法是咬死其他的狗兄弟们,最后活下来的那一只就是正宗的藏獒。我不知道这个办法是不是真的,难道欺负人就是群聚生物优胜劣汰的原始办法的表现么?这也让我想起了WenGe中的那些故事,由于种种原因我就不说了。我还想起了《大逃杀》,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通过牺牲他人来保全自己的时候会表现出自己最为残忍的一面,并能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舍己为人的人被大家称为英雄,并广为称道,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做不到这样的事情。 剧情看似残酷,其实在我看来,这比真实的社会要柔和许多,至少你知道你被欺负了,而且别人欺负你也并不是真的需要得到你的某种东西,也许最多他仅仅只是讨厌你而已。当牵涉到社会上的利益纠葛和尔虞我诈,外加风水轮流转的无限可能,欺负和被欺负的轮回变换的更加迅速,在利益面前人性更容易暴露的更加彻底更加原始,如果把此剧克隆到真实的大人的社会中去拍一下,会让观众感觉更加残忍变态。古人打仗喜欢通过计算割下的人头数来为战士算军饷,现代人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方式更隐晦文明一些罢了。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从各个角度来看,看完了把自己摆在各种位置去思考的电视剧,如果不是那种看到小猫小狗受伤就会痛哭流涕几天卧床不起的主,我推荐你看一看。顺便纠正一下文章开头我的话,这也许并不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日本电视剧,但却是最值得人思考一部。 在此提供几个地址: BT种子下载: Clip2Net、Box、纳米 VeryCD: http://lib.verycd.com/2005/04/18/0000046999.html 在线:优酷、土豆
秒速5厘米片尾
来自影片:秒速5cm (Byousoku_5_Centimeter) 歌曲名: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
2009春晚观后感
真正的恶俗是,所有人对恶俗的事情习以为常甚至引以为荣;真正的山寨是,山寨成为了主流…… 好几年没正经看过春晚了,今年回家总算看了一回,今年的春晚可真够山寨的,居然连N年前的恶搞本草纲目都搞出来了..宋祖英这种歌手唱这么快的歌还是差一点,虽然唱错了一些,不过人这么大把年纪了能愿意陪你来恶搞已经很给面子了,我这里就不提这节目质量的好坏了。 好不容易看到11点,终于见着赵本山了,没有范伟的赵本山就像没给糖的糖醋排骨,很不是那个味,由于武汉禁鞭令取消,所以在这快12点的时候,电视里的台词就听得断断续续的,我本想出去骂连续放鞭妨碍他人看电视的人几声very well,不过这恶俗的习俗还是受到全民族追捧的,只有忍痛了,结果是我把电视声音开到最大,也只是看见了一出有钱人托人找关系没钱人撞大运的草根出头梦想实现指南,小品中的剧情和小品本身是何其的相似,赵本山为了自己的亲戚或徒弟豁出去老脸都不要了,还笑场,小品变成了蹩脚新人推销会,小品里还植入了搜狐的广告,实在是有够刺耳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鞭炮声没看见这个小品的,我这放上一段视频,大家有兴趣的看看吧~ 不过本次春晚有亮点,大概出现在12点半吧,纵观线乐队让我感觉到,这才是春晚应该有的节目啊,看完的感觉是,如果这四人办台演唱会,我即使不能去现场看也要下个高清看看,如果再加上个范逸臣就好了。 整台春晚给人的感觉是好节目都被压在12点以后了,黄金时间都是名气大或者政治意味强烈或者对民众起麻醉安抚作用的节目,所有的噱头自以为很高明,其实都是网上的老掉牙玩意儿,晚会上有一句话可以生动的概括这个晚会,那就是,你雷死我了! 不过,春晚在信息化程度如此高的今天,已经由年三十晚上的主菜变为了大家聊天吃饭打麻将放鞭炮的背景音乐抑或是噪音,大部分时间人们并不知道电视里在讲什么,其实每年全国同一套节目所有人看的模式早已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为什么不能搞得更互动和多元化一些呢? 话说回来,其实春节晚上看电视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保留个形式就好,可为什么还是要求所有地方台都雷打不动的转播呢?
将山寨进行到底
票
求爷爷告奶奶了之后,转了一大圈终于买到回武汉的火车票了,虽然是软卧感觉比较不划算,但也总比站着回去或者坐飞机强了.. 大家看看花了2K大洋请回来的四尊大佛吧: 2008年的大雪灾,很多人估计都没有回去成,外加今年经济危机许多公司好心放长假,所以2009年的春运感觉比去年拥挤了许多,飞机票最低才8折,实在是惨绝人寰。不知道上了火车会是怎样一种惨状呢?拭目以待..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1.尝试一下电话订票,95105105,尝试几次就行了,估计是徒劳的,但也许碰运气中了大彩也能给自己的新年增加几许喜庆色彩; 2.找熟人买票,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恭喜你了; 3.参加团体购票,团体购票一般就不追求什么坐票还是卧铺了,但也算是个稳妥的办法; 4.购买黄牛票,黄牛票贵一点,但也是个票啊,只要你有足够的鉴别真伪的能力和一定要按计划回家的觉悟,不妨一试; 5.购买站票,如果你硬气功扎实,或者有过人的天赋和胆识的话,可以去闯荡一下,注意不要带现金和贵重物品; 6.购买飞机票,有钱的大爷还用担心不能回家过年么? 7.乘坐长途大巴,如果你买好了人身和财产意外保险,做好了随时被卖猪仔的心理准备,那么你就上路吧; 8.就地过年,金融海啸赚钱不容易,回家过年又花钱,还不如寄一部分回家给父母,自己留一部分四处玩玩shopping或者宅一把在家玩游戏看电影,也可以不走寻常路,把家人从老家接过来过年,这个票一般比较好买; 9.自驾回家,油价又降了,咬咬牙按揭买个小QQ,只要你不怕刚开回去车就报废的话; 10.骑自行车或徒步回家,最好身上还挂个牌子,绿色春运,绝对够噱头,也许还能吸引来媒体的曝光和网民的人肉,成为第二个春哥纯爷们也许不是梦哦~ 11.精神回家,人没回家但精神与家人一起过年了,手中无票心中也无票,达到了春节回家过年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不过年胜似过年了,这个需要高级的职业玩家才能进行,普通玩家不要轻易尝试。 说了这么多,其实,回不回老家,都能过年,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执着,尽人事,听天命,最后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